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自然美学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2025年10月12日至18日,艺术与设计系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及美术教育专业师生奔赴庐山开展为期七天的写生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写生以“观察自然、锤炼技艺、提升素养”为核心,通过“初稿打磨—实地创作—精准点评—圆满收官”的闭环式教学,让学生在山水之间体悟艺术真谛,在实践之中精进专业能力。
写生伊始,同学们首先向指导老师们提交了实践作品意向初稿。老师们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构图构思、色彩运用、主题表达等关键环节逐一细致点评,既肯定了同学们的创意亮点,也精准指出了初稿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同学们认真记录、积极交流,在吸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快速完善创作思路,为后续实地写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庐山兼具雄奇险峻与灵秀清幽,三叠泉的飞瀑流泉、含鄱口的云海苍茫、牯岭镇的人文风情、五老峰的巍峨山势,都是天然的艺术课堂。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怀揣画板、手持画笔,深入各标志性景点,将身心沉浸于自然景致之中。大家时而驻足观察,捕捉光影变幻下的色彩层次;时而伏案疾书,用线条勾勒山峦的肌理与建筑的韵味;时而相互探讨,交流取景角度与表现手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注重将自然元素与设计语言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着力于色彩张力与形式美感的表达,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则兼顾技法呈现与教学场景转化,在身临其境的创作中,实现了从“看风景”到“画风景”再到“悟风景”的升华。

实地创作阶段结束后,老师们再次组织集中点评会。针对同学们的写生作品,老师们从造型准确性、色彩协调性、情感传递度等方面进行专业剖析,引导学生跳出单一的景物再现,融入个人审美与创意表达。同学们围绕点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主动请教修改思路,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进一步优化作品细节,使每一幅写生作品都更具艺术感染力与专业辨识度。

10月18日,七天的庐山写生之旅画上圆满句号。临行前,全体师生在庐山标志性景点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洋溢着收获喜悦的笑脸,也见证了这段满载成长与友谊的实践旅程。此次写生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庐山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锤炼了户外写生与艺术创作能力,更培养了大家的观察力、表现力与创新思维。

据悉,写生作品后续将进行集中整理与展示,为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画上更为完整的句号。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庐山写生是一次难忘的艺术历练,将把在写生中收获的感悟与技能运用到后续学习中,以更饱满的热情与更扎实的功底探索艺术之路。
(初稿:薛欣然 一审:朱妍林 二审:张倩 终审:周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