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之七:黄晶晶 她用专业为辅导员工作打开宽阔天地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3-12   浏览次数:1832
【个人简历】
黄晶晶,女,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1月生,现任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政办副主任,自2004年至今连续9年担任专职辅导员,同时先后兼任文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经办人、行政秘书、团总支副书记等职务,现为2009级对外汉语专业、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3)及新疆班共4个班级的辅导员。
【工作情况】
深林含古校,碧水荟文华。在有着百年历史的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时常可以看见一位身高仅有155cm、体型瘦小的年轻女老师,被一群学生包围着,或在办公室里,或在学生寝室里,或在烈日炎炎的操场上,或在寒风凛冽的广场上。她谈笑风生的话语,忽而引起大家一串愉悦的欢笑,忽而引起他们一阵会心的思考。这道风景足以让路过的师生禁不住侧目停步,仿佛也感受到一股青春昂扬、融洽和谐的气息。她就是被称为“小身材、大能量”的文学院辅导员——黄晶晶。
用心,凭借专业她在民族团结中大展身手
“我的祖国,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神州处处呈现出灿烂、辉煌的征程”。2012年12月5日下午,文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诗歌朗诵比赛。经过初赛,13位来自新疆和田地区双语教师培训班的学员进入决赛,这让我们记住了新疆班13名学员,同时,还让我们记住了另一个人,在比赛现场,她忙上忙下,关注着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她就是黄晶晶——“新疆班”的辅导员。新疆班由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一批双语教师组成,共有98人。
早在学校筹备新疆班工作期间,黄晶晶就接受了担任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尽管有着9年辅导员工作经验,但黄晶晶心里依然有些忐忑,“该怎么和他们相处,怎样让他们接纳我?如何服务好他们?”这样的问题,时常在黄晶晶的脑海中出现。面对困难,是新挑战带来的的激动。
为了适应民族班的特殊性,她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学习民族政策法规、维吾尔族风俗习惯以及皮山县情。这批新疆班学员是从皮山县未就业大专学生中选拔出来的,绝大多数都参加过工作,60%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为了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校园的学习与生活,提高他们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黄晶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跑寝室、拉家常、一年的相处中,黄晶晶可以熟练的叫出新疆班每个学员的名字,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甚至连他们每个人的喜好她都烂熟于胸。2012年10月28日,新疆班在校清真食堂举行了传统的古尔邦节,新疆学员盛情邀请了他们的辅导员黄晶晶,那一天,载歌载舞,新疆班学习委员图如普江说:“黄老师是我们新疆班的第99个成员。”
“与他们‘打’成一片是教好他们的第一步”黄晶晶说。最让她担心的当然还是他们的学习情况,班上的阿卜力克木,他汉语说得不好,入学之初的汉语摸底考试没及格,很难融入到集体中来,看到他在课堂上排斥教学,不愿开口说汉语,整天闷闷不乐,黄晶晶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他坚定信念,找准目标,黄晶晶鼓励他正视问题和差距,亲自为他联系专业教师补习汉语知识。得知阿卜力克木喜欢打篮球,便推荐他参加了文学院篮球队。短短一年,阿卜力克木变得开朗自信、乐于助人,渐渐地,他深爱上了安庆师范学院这个大家庭。就在这个学期,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校的学习,并顺利结业。
课堂是黄晶晶最为关注和用心的地方,学习中文专业的她一心想利用好自己的专业优势教好新疆班学员,黄晶晶负责新疆班《祖国风光》、《班主任工作》两门课程,解说一首古诗,直到让学生有了画面感才肯罢休,学一个生字,直到让学生随手就来才算达到目的。“把传达给每一个学员的知识都赋上感情。”黄晶晶说。在课堂上,黄老师鼓励同学们把切身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久,阿不都瓦依提的《上下天柱山》就在《安庆师范学院报》上发表出来了。
 通过细致的班级管理、丰富的校园活动、真诚的关爱帮助,全体学员实现了顺利过渡,快速融入,现在的校园里到处都有新疆班学员们的欢声笑语,而在欢声笑语的背后,总能看见黄晶晶的面孔。无论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无论安徽,还是新疆,用真心才能收获真心,动真情方能赢得真情。正是黄晶晶与学员们的真诚交流,赢得了学员们的交口称赞,他们亲切地称她为“美丽的塔吉古丽”。
2012年7月,黄晶晶利用暑假期间同校领导一起来到新疆进行为期2天的家访,5000公里的路程,让这次家访变得特殊。在家访期间,正值维吾尔族的封斋,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但是对于不远万里到来的家访,学员们打破民族风俗,用最香醇的酸奶子、最甜美的瓜果迎接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家访结束时,一行人正在车站等车,此时从80公里外匆匆赶来的学员图如普江,送上自己亲手采摘的新疆特产——一箱杏子。
有爱,她依靠专业引领学生出色成长
    大幕渐开,灯光骤亮,一张桌子,一本日记,三三两两的学生,一场关于路口的故事开始了。2012年,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话剧社积极参与安徽省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路口》以非专业组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并和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一起参加教育厅举办的安徽省大学生原创话剧首场展演,黄晶晶老师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原创话剧《路口》从创作到编排到最后的定型,黄晶晶老师一定是事必躬亲。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凝聚了黄晶晶和话剧社所有成员的思考与智慧。彩排期间,黄晶晶每日都与话剧演出的学生在一起,反复推敲演练。
    破旧的土布鞋,花白的头发,拖着一条没有知觉的腿,坐在石板上思考着孩子们的前程。《路口》中这个言语不多的收发室老教师角色,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透露着情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扮演者,是话剧社中年龄最小的宛俊。
现实生活中,宛俊从未接触过与戏中老教师相似的人,对人物性格的揣摩根本无从下手。黄晶晶老师知道宛俊的困难后,主动与他谈心,谈作为一名老师的感受,同时鼓励他在生活中揣摩人物的感情。于是这个90后的小伙经常往附近的农村小学跑,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和老教师交流。在征得当地老师的同意后,还亲自为学生上课,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
她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2012年,她指导学生开展《安徽省社区文化服务现状及优化路径——基于安徽皖江城市带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获得“2012年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作为该课题指导老师,黄晶晶始终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在实际调查、论文写作、角度转换方面的创新,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课题的负责人黄云涛同学说:“黄老师总是给予我们创新的理念,在我们的研究出现瓶颈时,黄老师总是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在论文创作时期,老师总与我们一起讨论,连吃饭都在一起。”
  正是在黄晶晶非常专业的指导下,她的学生们成为话剧剧本创作、演出和文学创作、科学研究的骨干。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在《散文》、《星星》、《散文诗》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百余篇(首)、在《新安晚报》、《大江晚报》等发表新闻稿件百余篇;学生科研立项获批项目总量占文学院的50%,还有学生参编著作。          
勤学,她不断探索专业与育人的结合
黄晶晶深深地感受到要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生的专业与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理论相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才能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此,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了“安徽大学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她认真学习《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她积极思考工作,不断研究工作,利用学校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个平台,查阅大量资料,与同事一起成功申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辅导员专项课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撰写的《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高辅导员作用的调查报告》,作为课题研究重要成果之一,项目顺利结项。2012年,她继续独立申报了学校“青年基金项目”——《城乡结合部社区文化的组织功能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4篇。
黄晶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针对“90”后大学生们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知识面宽、信息量大,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的特点,同时牢牢把握住他们的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热心公益,关注社会的特征,她积极引导这些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此,2012年3月,黄晶晶利用学雷锋活动年,依托文学院“汇爱”爱心助残服务队,组织成立了“汇爱”雷锋班。“汇爱”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11月,以“汇爱,我会爱”为口号,始终坚持“让每个人在我们的服务中感受爱,服务爱”的宗旨,以家庭为单位,服务安庆市中轻度脑瘫患儿。一年来,汇爱雷锋班的同学们深入脑瘫儿童的家中,开展帮扶活动,总共达700余人次。同时还开展了“传颂真善美,弘扬雷锋情”大型公益晚会,近日,“汇爱”志愿者服务队与山东济南“百万脑瘫儿童救助项目”开展合作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我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校“四成”(成长、成才、成人、成功)教育的成功典范,活动受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的关注。
    九年光阴,有苦有乐。她连年获得表彰,先后荣获省级奖励4项,校级奖励11项,多次被授予校“优秀辅导员”、“十佳辅导员”等光荣称号。但对黄晶晶来说,作为辅导员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学生:平常的问候、节日的祝福,课堂教学的掌声、课外活动的欢笑,面对面的促膝倾心、虚拟空间的实时互动,入校时的腼腆点头、离校时的含泪拥抱……从学生的成长与感激中,黄晶晶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辅导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印在学生心里,成为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每念及此,黄晶晶心头的关爱与责任感更加强烈、心灵也愈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