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
 
(转:中国社科报)徐雁平:桐城文化――清代地域学术文化的范本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5-28   动态浏览次数:314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誉者有“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之说,毁者则有“桐城谬种”之诋。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雁平,邀请他从文学视角谈谈对桐城派相关问题的看法。

代表人物众多

《中国社会科学报》:桐城派代表人物众多,可否请您简要梳理一下桐城派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贡献?

徐雁平:桐城派从产生到衰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初创、发展、中兴、转型和衰落五个阶段。初创阶段以“桐城三祖”――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发展阶段以“姚门四弟子”――梅曾亮、管同、姚莹、方东树为代表;中兴阶段以曾国藩为代表;转型阶段以“曾门四弟子”――薛福成、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为代表;衰落阶段以马其昶、姚永朴和姚永概为代表,此外还有林纾和严复。

这些代表人物对桐城派都有很大贡献,方苞概括了“义法说”,刘大�提出了“因声求气”,姚鼐贡献了“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说和“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其中,“义理、考据、辞章”可谓是文章创作的大法,不仅要求文章文辞雅洁,还要内容合理,材料确切,这也大略反映了清代学术对文章创作的影响。

在“姚门四弟子”中,梅曾亮是较为关键的人物,他提出了“因时说”,即因时而动。嘉庆、道光年间,梅曾亮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对那一时期桐城派在北方的影响力传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姚莹则在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中加入了“经济说”,即强调文章要经世济民。曾国藩也是桐城派较为关键的人物之一,其后的很多桐城派人士将他作为经世致用的完美典型去推扬。“曾门四弟子”来自不同地域则反映出桐城派已经有向更广地域扩散的趋势。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自身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桐城派为什么会持续兴盛,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徐雁平:桐城派持续兴盛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其之所以延续二百余年,不是因为它的组织制度有多严密,而是因为它代表了当时写作方法或文章创作最主流的声音。

其二,该流派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所以它可以与时俱进,不断补齐自己的短板,完善自己的理论。桐城派总体上坚持唐宋文章的道统,但其中亦有时代内涵。桐城派文人不断地进行细微调整,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三,桐城派影响之大与其传承方式也有很大关系。一部分桐城派人士倾心于书院教育,在家族内部也注重教育传承,而且还善于编选本,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王先谦的《续古文辞类纂》等,还有在这些古文选本基础上提炼出的“精简本”。这些选本也吸引了广大读书人成为桐城派的私淑弟子,即本身没有师从桐城派,但因自学其选本而成为桐城派的传承者。

其四,上层人士的扶持及其与科举考试的密切关系也是桐城派影响很大的原因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桐城派的生命力如此旺盛,必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是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批评桐城派的声音,如何正确评价桐城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徐雁平: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学流派之一。桐城派文人全面总结了中国文章学的字法、句法、章法,注重修辞,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有示范的作用。

桐城派的选本与评点的系统性也是值得一提的。因为文学观念的表达需要结合文学作品,不能空发议论。除了选本,桐城派文人还留下了很多对诗文和经典著作的评点。在这些评点中,后人就可以看出桐城派选本的依据及其对于字法、章法的主张。桐城派将选本和评点结合起来,形成了类似于文学创作教材的论著,而其中的很多治学方法被沿用至今天。

研究清代地域学术文化的范本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桐城派研究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议题?

徐雁平:桐城派能够延续这么长时间,影响这么大,其本身就具有文学史意义,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

未来,桐城派研究可以关注的议题有很多。例如,全面评价桐城派、系统梳理桐城派文学创作技法和理论、从微观视角考察桐城派影响力及其传播方式、桐城派晚期作家个案研究等。

此外,可以通过对桐城地域文化基因的梳理和研究,发掘桐城派的奥秘。例如,从桐城本地世家三百多年的密集联姻以及桐城地方有系统、有层级的文献编辑刊印可以看出,桐城文化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桐城派文人有意识、有担当地付出努力的结果。这种“有意识的经营”在清代若以县为单位考察,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可以称之为桐城的“地域文化基因”。所以,桐城文化可以作为研究清代地域学术文化的范本。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桐城派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是什么?

徐雁平:关注桐城派,我时常会想到我们为什么要重读古文,这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古人在写文章时注重谋篇布局、用词考究,所体现出的是一种慢节奏,一种对文字及结构的咀嚼。在阅读现在的文章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句式和词汇的重复比比皆是,如把某种东西“表达得淋漓尽致”“刻画得入木三分”等。但是在古文中,词汇的不同和句式的长短变化是很有讲究的。所以,我们要多读古文,从中吸收一些词汇和表现手法,对书面文字要有所考虑再下笔,而不是想写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