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记理工系自强之星:张黄坤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五岁失去了父亲,随后母亲改嫁到继父,不料天不遂人愿,母亲在幼小的时候也相继离开了我。这不使得我幼小的心灵多了一份担当。至此,我与继父一起生活,家里的房子已有些老旧,每到下雨,常常需要拿桶来接屋顶的漏水,家中陈列的家具仅有几件,而且还很老旧。家庭的收入仅凭父亲在家务农所得,一年也只有4000元的微薄收入,生活非常拮据。我虽然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这样的条件,我并没有对生活感到任何抱怨和不满,而是认真的度过每一天,让每一天都精彩缤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小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借着微弱的灯光,架上柴火,自己起锅烧饭。因为身材娇小,时常还要拿着板凳垫脚才能看清锅里,每次翻炒都要用力握住铲柄,吃力做着翻炒的动作,艰难的做完早餐后,便拿上扫帚清扫屋里的灰尘。饭后,舀些凉水放入锅中,卷上衣袖,把锅碗刷洗干净,放入柜中。之后推出自行车背上书包向学校而去。每天骑自行车走十多公里的乡间公路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每天在路上要走1个半小时,春天多少次肆虐的沙尘暴让人睁不开眼睛,狂风夹着沙石打在脸上感到阵阵刺痛,经常不得不步行上学放学;夏天多少次下着瓢泼大雨,全身淋湿,只身一人走在路上;秋天大雨过后,走在泥泞的路上,多少次摔倒有继续前行;冬天每个早上夜晚,下了自行车才发现手脚早已失去了知觉;这种感觉是辛酸的。在学校的每一个小时,因为在家里我还有很多家务和农活要做,尤其春秋农忙时节,经常是放学后直接到地里干活,而早上又从地里直接上学。 到了初中,我学会了怎样去播种蔬菜,在挖出的一排排小沟壑里,撒下几粒种子,之后掩埋每一个小沟壑,之后我得挑水去浇灌它们,每次挑着沉重的水桶都很狼狈,步履蹒跚的行走在菜地之间,一边走着水一路洒着,到了的时候,水桶的水已经很少了,就这样,耕种后的几天里每天都要浇一次水。自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收获的时候怎是开心的,也是最自豪的时刻。除了干活,我还学会了节俭,虽然每天只有三四元,但每周总能省下一点饭钱放入存钱罐,就这样存起来的钱也就多了,存起来的钱可以用来买学习用具和书籍。或许长大了,人的虚荣心就增强了,同学之间总是喜欢攀比,但我知道一分钱一毛钱它都来的不容易,所以从小就不和他人攀比和浪费金钱。物应尽所用,每一分钱都应正确对待,对于零花钱,我也没要过一次,与其乱花乱用,还不如不要,只有把钱正确运用才花之有道,就会有意义。 暑假的时候,每天除了干活,我去些池塘小沟里钓些龙虾,鳝鱼去补贴家用,七八月的天气非常炎热,每次都是大汗淋漓。一个暑假里皮肤便被晒的黝黑。金黄的稻米收获之际,脚陷在黑泥中,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步,手挥舞着,收割着每一颗稻株,汗水一滴一滴落到了田里,看着身后一堆稻株,心中有说不出的开心。收获完稻谷,留下需要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部分都得卖掉来维持生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清贫的锻造了一个节俭朴实的我,自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我已是一名师专的学生,新的生活带来一阵清新,每天忙碌着,但这不为过一种成长……青春的绽放,岁月的悄悄流逝,我感谢那些老师、同学,他们曾教过许多,他们也让我更坚强,也让我更乐观,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我也要咬牙坚持,创造我的辉煌… 个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在学校里我有着众多的角色,我把每个角色都看作是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关心。“奋斗过不论成败,我心泰然处之;拼搏过不论进退,我自昂首向前。努力交织光辉岁月,自信汇成七彩人生。”这是我的生活信念。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保持并加强现有的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路。因为我坚信“细节决定成败”。我会把大事做小,小事做细。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时间稍纵即逝。我并不善于表达,总喜欢把事情付诸于行动,我很珍惜这剩下的三年多的时间。我深知学习是天职,工作是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平台。生活困难并没什么,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理想,要有一个自己奋斗的目标为之不懈努力,直至成功。 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强勇敢,去放飞理想,去报答社会,去服务他人……这就是我,一个乐观的我,不被困难打败的我,一个全新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