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幼未来”大讲坛第二讲:余桂东教授分享学前教育领域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探索

发布者:宋晓燕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67

 

111日上午,“皖幼未来”大讲坛第二讲《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探索——“政校园”协同培养学前教育领域人才的创新路径》在我校音乐厅举办。本讲特邀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桂东教授进行分享,由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江贵生主持。参加皖西南托幼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高素质托幼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的领导、专家、幼儿园园长、托幼机构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等聆听了本场讲座。



余桂东教授首先剖析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供需之困、培养之困、发展之困等现实之困。接着,余教授分析了将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引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她指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基本内涵是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企业共同培养、工学结合岗位成才;其关键词可概括为双元育人、双导师、双主体。双元育人可以解决供给之困,双导师可以解决培养之困,政校双主体协同则可以解决发展之困。同时,余教授也解读了学前教育专业推行“学徒制”的困境,具体包括“双元育人”合作机制不顺畅、“双导师”团队协作不深入、“双主体”教学组织难实施;“双标准”考核要求难把握、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与持证上岗的矛盾。在全面分析了理论的适切性与实践困境后,余教授分享了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中国特色学徒制,探索出的“政校园”协同培养学前教育领域人才的创新路径,一是共建治理机制实现双元育人,成立政校园社协同育人联合管理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二是共建双导师团队破解培养之困,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共建课程、共研课题,实现双方深度合作,共同成长;三是共管实践过程,突破供给之困,解决招生招工一体化与持证上岗的矛盾。这一创新实践助力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师资、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余教授的分享紧扣现实、聚焦实效,兼具深刻性和启发性,不仅精准切中学前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现实痛点,更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校园”协同培养学前教育领域人才的创新实践为例,深刻展现了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契合与实践价值,为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为破解学前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困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撰稿:侯姣姣;一审:方健;二审,宋晓燕;三审:曹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