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农文旅振兴

时间:2025-07-28浏览:10

    为深入了解乡村文旅发展现状,探寻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723日至25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乡野青禾队在指导老师刘成龙、束庆娟、李蹊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先后走进桐城市唐湾镇、杨安村、官桥村六尺巷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直播助农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文旅振兴注入青春思考与行动力量。

触摸红色记忆,传承热血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地调研中感悟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乡野青禾队走进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桐城市烈士陵园

    在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队员们聆听老一辈讲述革命岁月里的奋斗故事,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意识到红色资源对乡村文旅的独特价值桐城市烈士陵园一座座纪念碑前驻足,于一段段史料中追溯,在一场场沉浸式感悟中,触摸革命先辈们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深刻体会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组员表示,要将对英烈的追思融入日常拼搏,以知识为帆、实干为桨,在各领域奋勇争先,用青春汗水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田间践真知 禾下悟真情

    为探寻桐城农业致富途径,探索农业助力“乡村文旅”发展路径,乡野青禾队深入田间地里,了解桐城农业发展优势,发掘桐城乡村旅游特色。

桐城小花茶”、瓜蒌子是桐城地理标志农产品,团队深入唐湾镇茶山、官桥村瓜蒌子种植基地,了解当地特色农作物水稻“桐城小花茶”及瓜蒌子的种植技术深加工链条及市场前景。同学们深入田间,实地察看农作物长势,切身感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深切体会到一个个曾经的贫困山村,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更看到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潜力。

    乡野青禾队还探访冉香葡萄园,倾听园主励志创业故事。这位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行走不便的创业者,凭借顽强意志扎根乡村,用汗水培育出优质葡萄。为助力其拓宽销路,队员们当即决定发挥专业所长,为葡萄园推广出一份力。

    同学们以脚步丈量田野,用专业对话产业,在火热的乡村图景中感悟发展脉搏,贡献青春智慧。

聚焦文旅发展 问道创新路径

    六尺巷既是礼让精神的活态展馆,更是解读桐城这座“中国文学之乡”的基因密钥。盛夏时节,草木葱茏,六尺巷里,游人如织。队员们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题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体验反馈与期待,为文旅服务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为深入了解乡村文旅运营现状,团队走进乡下民宿“翰林别院”、杨安村文旅项目,分别与“翰林别院”汪经理、向经理展开深度访谈,与负责文旅项目开发的张经理、毕经理进行交流,了解桐城在文旅资源挖掘、项目规划、产业联动等方面的进展与设想,为乡村文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社会实践增才干 巧用专业助振兴

    乡野青禾队带着“桐城小花”、瓜蒌子、冉香葡萄,开展“青春助农 e路同行”主题直播带货活动,以新媒体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桐城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镜头向网友介绍葡萄的品质与园主的励志故事,“桐城小花”和瓜蒌子的特色,直播反响热烈,在线观看人数高达5000多人,有效提升了产品知名度,为“乡村文旅+电商”的融合模式积累了实践经验。

    直播期间,很多网友对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很感兴趣,带队老师也向网友们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几年的办学成果、人次培养成果,为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出一份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桐城师专乡野青禾队以“乡村文旅振兴”为核心,从红色文化、传统农业、民宿运营到特色产业、电商助农,多维度探索乡村发展的可能性。队员们表示,将把实践中收集的问题与思考转化为具体方案,持续关注桐城乡村文旅发展,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实现“文化兴、产业旺、百姓富”的振兴图景。

撰稿:桐城师专乡野青禾队

一审:刘成龙、束庆娟、李蹊;二审:陈硕;三审:汪若冰